道教基本常识分节 32

王毅 / 著
 加书签  滚屏 朗读

明成祖朱棣即位,入贺至阙,赐以缗钱修葺清宫。永乐四年,敕谕编修书,命早完,以通类刊板。五年曾三次建斋篆于朝,帝有器厚赐,并给驿券还山。永乐八年羽化。张宇初认为文之正气乃三光五岳之灵,“发而为文,文所以载也,文著而明”。

【收藏书画小说网,防止丢失阅读度】

张宇初擅画墨竹,于兰蕙,兼。曾画《秋林平远图》为国画品。张宇初著作遗世者有《岘泉集》12卷、《门十规》、《元始无量度品妙经通义》4卷,及诗文序论等文章,为方方外之士所敬重。

●邵以正

邵以正,号承康子,别号止止,称南,祖籍苏州。为明初刘渊然子,刘渊然告老时向朝廷举荐邵以正,召为录司左玄义。

英宗正统中,升迁为左正,领京师事。代宗景泰年间赐号,“悟元养素凝神冲默阐微振法通妙真”。英宗复辟,曾敕命其督校《正统藏》。

天顺三年,庆成晏之,令其列二品班末,逝,敕葬京城五华山。《明史》称邵以正“廉静谦谨,礼度雍容,缙咸重之”。著有《刘真语录》。

●邵元节

邵元节,明代著名士,字仲康、号雪崖,江西贵溪。居龙虎山清宫,师事范文泰、李伯芳、黄太初。应宁王朱宸濠之召,放形骸于江湖间。

嘉靖三年征之入京,召对殿,颇得世宗赏识。使居显灵宫,专司祷祀。嘉靖五年封“秉诚致”,统辖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

邵元节受世宗宠信十五年,位极臣,但谨小慎微,很少预朝政,专心祷祀。隆庆初,削去其秩谥。著作有《太和文集》。

●陶仲文

陶仲文,原名典真。湖北黄冈,曾受符于湖北罗田万玉山,与邵元节为友。少时为县掾,喜好神仙方术。

嘉靖中期由黄梅县吏为辽东库使,秩至京师,寓邵元节邸舍。由邵元节推荐入朝,得到世宗信任。嘉靖十八年,世宗南巡,陶仲文随之,授“神霄保国宣士”,随即又封为“神霄保国弘烈宣振法通真忠孝秉”,领事。

嘉靖二十三年,同捕获牒者王三,认为是陶仲文祈祷之故,加授少师,仍兼少傅,少保,史评“兼领三孤,终明之世,唯仲文而己”。嘉靖二十五年,加封为“神霄紫府阐范保国弘烈宣振法通真忠孝秉”。

《明史》说“仲文得宠二十年,位极臣,然小心慎密,敢恣肆”。陶仲文主录神宵雷法之传,曾请逮雷坛于各乡县。

●伍守阳

伍守阳,龙门派第八代宗师。字端阳,自号冲虚子,江西吉。幼理,明佛三昧。及,立志修入仕籍,20岁入庐山,事曹常化、李泥二师。授以丹秘诀、《东老遗书》以及五雷法,乃致于烹炼丹。

据称,丹成而飞者57次。经赵复阳点化,隐于王屋山。得遇王常月,授以三坛戒,顺治甲申羽化于武陵。著作有《天仙正理》、《仙佛宗》。

●王常月

王常月,明末清初士。原名平,号昆阳子,山西。曾在王屋山由全真龙门派六祖赵复阳授以戒律。又在九宫山受“天仙戒”。

清顺治十三年,奉旨在云观主讲法,受赐紫3次。并在江浙和湖北武当传“三堂戒”,分为“初真”、“中极”、“天仙”三等。

康熙十九年,传钵于子谭守试而卒。康熙四十五年,赐号“士”。著有《龙门心法》等。

●娄近垣

娄近垣,清代士。字三臣,号郎斋,又号清外史,松江娄县。幼年家学,在龙虎山拜周经为师。

雍正五年,娄近垣随第五十五代天师张锡麟例觐入京。雍正八年,授龙虎山提点、钦安殿住持,雍正十年封为“妙正真”。乾隆时封为通议夫。娄近垣著有《重修龙虎山志》16卷、《南华经注》、《妙正真语录》等。

●刘

明,清代士。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山西曲沃。曾潜心修,遇龛谷老、仙留丈传授秘诀,方悟丹奥秘。

期居住甘肃兰卅栖称山,设坛传,著书立说,成为清朝乾嘉时期全真龙门派的主代表

研三经典,好《易》理,兼通医术。认为“《易》非卜筮炼度之书,实皆曩理至命之学也”,主张“丹即《易》,圣即仙”,将儒家《易》理与丹法相结

明著作甚多,有《易理阐真》、《孔易阐真》、《参同契经文直指》、《敲爻歌直解》、《符经注》、《德经会》、《悟录》、《修真九》等20多种。民国初年汇刻成集,称《书十二种》。

●李西月

李西月,清朝四川乐山。本名李平权,号涵虚,又号乙山。少时从学于李嘉秀九峰书院。及,自称遇张三,得授秘传丹法。又称峨眉山遇吕洞宾,得钟吕金丹真髓。修炼积年,遂创西派。

李西月著述甚,有《三秘旨》、《窍谈》、《无树注解》、《天串述》、《太十三经注解》、《海山奇遇》等,另重新编辑刊行《张三先生全集》行世,在清代影响颇

☆、第四章思想典籍

第四章思想典籍

,作为个成熟的宗派,有自己完整的思想理论是,而将这些思想转换成文字,也就成了尊奉的典籍。在立之初仅有《德经》,此相继将《庄子》、《文子》以及的《列子》、《亢仓子》奉为诵习的经典。

伴随着宗派的发展,于为本宗派寻找更的思想典籍和更为悠久的传承历史需发展历史相继现了几次制造伪书的,涌现批的经典,如《老子化胡经》、《清经》等。

,经期的宗发展,宗师所撰写或者托名撰写的典籍也相继纳入诵读,更伴随着封建王朝规模的编撰图书,使得经典得以富和成熟,成为国传统文化的重组成部分之

☆、、思想理论

、思想理论

思想是与儒思想、佛思想并存的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个重组成部分,经典为思想中心,强调天应,讲究阳五行、相生相克,对国哲学产生了远的影响。

经典

以黄帝的《符经》、老子的《德经》、庄子的《南华经》,金阙圣君的《黄经》与关尹子的《文始经》为五经。

而此五经中,又以《德经》为家崇奉思想之中心,是必修之经典。

●学术思想中心

的中心经典“五经”,是学术思想的中心。

●天应学说

强调“天应”,认为天、自然与能够相通。有关“天应”的理论,主包括三方面容。

是从天地与相类这方面解释;二是从神仙与世相通这方面解释;三是从的言行受到天的监视这方面解释。

●五行与相生相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