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基本常识分节 60

王毅 / 著
 加书签  滚屏 朗读

其时宫建筑有宫门、玉华门、天宁万福殿、玉册殿、九锡殿、景福万年殿、飞天法殿、钟楼、藏经阁、有堂、东库堂、西称堂、策殿、众妙堂、三素堂、九真堂、北极阁、震灵堂、潜神庵及十三院等,规模宏,气磅礴。南宋建炎四年,毁于盗

【收藏书画小说网,防止丢失阅读度】

二十八年,宗赐金重建,并御书宫额;宋理宗时,敕令茅山清第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缮修清宗坛,工峻御书其坛及圣德、景福、万年三殿额。

元、明、清初屡有修复重建,清末绝部分建筑毁于兵,至民国时仅存灵官、太元、三清三殿和东秀、西斋、勉斋、聚仙四院。现有山门、灵官殿、万寿台、太元殿及二院,均为近年所建。宫外名胜古迹有蓬壶洞、玉柱洞、华阳洞、楚王洞、常遇等。

●青羊宫

青羊宫,川西第观,座落在成都西南郊,南面百潭、武侯祠,西望杜甫草堂,东邻二仙庵。相传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

据考证,三国时期取名“青羊观”。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观”,在唐僖宗时又改“观”为“宫”。现在青羊宫的宏格局,就是在那时形成的。

唐乐朋《西川青羊宫碑记》说:“冈阜崔嵬,楼台显敞,齐东溟圆峤之殿;抗西极化之宫,牵剑阁之灵威,归行在;簇峨眉之秀气,半入都城。烟粘碧坛,风行清磬。”这样,青羊宫成为唐末四川最、最有影响的宫观了。

到了明代,唐代所建殿宇幸毁于天灾兵焚,破惨重,已复唐宋盛况。今所见者,均为清康熙六至康熙十年陆续重建恢复的,在以的同治和光绪年间,又多次培修,解放又多次修葺,即形成现在的建筑规模。

保藏有清代光绪三十二年所刻《藏辑》经版,共13000余块,皆以梨木雕成,每块面雕刻,版面清楚,字迹工整,为当今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板,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既是青羊宫传统的庙会,又是青羊宫历史悠久的“会”,届时宫烟缭绕,磬声悠悠,涌,宫外各种名异卉争奇斗妍,流溢彩,往,车马龙,热闹非凡。

●重阳宫

重阳宫,国著名宫观,全真,又称为重阳万寿宫、祖庵,位于古都西安市区西南40千米,是全真祖师王重阳早年修和葬骨之地。

王重阳卒子护其遗骨葬于旧居。马钰袭掌全真,于其地建立观,手书“祖”两字为额。嗣,王重阳子王奏,请于其址建灵虚观,丘机又请改名重阳宫。元世祖时乃更名重阳万寿宫。

重阳宫在元代的北方中影响很,居全真之首。元世祖时,重阳宫奉敕更名为“敕赐重阳万寿宫”。享有“天”“全真圣地”之尊称,悬挂在山门方的元代皇帝御赐金匾仍清晰可辩。

元代时,重阳宫殿堂建筑共计约5048间,东至东甘河,西达西甘河,南抵终南山,北近渭河,全真徒往往称集于此,最盛时近万

明清以,屡遭破,宫院逐步小。明代重阳宫开始衰落,规模逐渐小。现存的灵官殿、七真殿均为清同治十三年重建,建制和规模远非元代可比。

作为元代盛极时的重阳万寿宫所存除碑石、石棺之外的实,仅有闲置在院中的几块硕的筑基石和件残存的屋脊,可以让想见当年宫殿的宏

●天

宫是为供奉天所搭建的,位于福建泉州市区南门天号,始建庆元二年,地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

该宫是国东南沿海现存最早、规模最祖庙,有温陵天祖庙之称,台湾和东南亚的许多祖庙都是从这里分灵的。

泉州天官初建即以微宗赐额“顺济”为庙名,即“济以顺风”之意。宗元时代,泉州成为世界贸易港之,元代朝廷为了发展海贸易,于至元十五年,诏“制封泉州神女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

明永乐五年,使西洋太监郑和,奏令福建镇守官重新建庙。此朝廷节遣宦及给事中行等官,使琉、爪哇、加等国,率以到庙祭告祈祷为常,永乐十三年,少监张谦使渤泥,从泉州浯江启航,“实仗神庥”,归奏于朝鼎新之,改宫号为“天妃宫”。

清康熙十九年施琅征海,师次于此,“神涌济师”、“有助顺功”。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易宫名为“天宫”。

康熙二十四年,钦差礼部郎中雅虎宫致祭。雍正元年,御书匾额“神昭海表”,今悬挂于殿中,乾隆历代有重修。现在建筑群还保存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建筑,是海外同类建筑中规模最规格最、年代最早、而著称于世的古迹。

●万寿八仙宫

万寿八仙宫,位于西安东门外,始建于宋代,代历经重修。据八仙宫石碑记载,原先这里有座雷神庙,八仙流这里,们手捉飞蟑螂食之,去遍地栗壳,被视为游戏间,遂建八仙宫庙祭祀。

八仙宫庙址属唐朝庆宫乐坊地段,山门外石碑刻有“安酒肆,吕纯阳先生遇汉钟离先生成”,因此八仙宫被视为仙迹胜地。

八仙宫在乐坊街,南沿建有,北沿建有砖砌牌楼,以此向北有第二个牌楼、山门、灵宫殿、雷祖殿、斗姆殿。两廊厢东院为吕祖殿院、厨院、众宿舍院;西院为邱祖殿院、监察院。

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和光绪皇帝西安避难时曾住八仙魔,赠银整修,并颁赐庙额“敕建万寿八仙宫”,八仙宫因此得名。

八仙宫现占地110亩,由山门至殿,分为三。山门外,有清光绪二十年砖砌牌坊两座,门外的影刻有“万古青”4个字。山门两端,钟、鼓楼分立左右。第殿五间。第二二殿。第三正殿门楣悬有清慈禧太笔题写的“洞天称籍”4字匾额,殿两侧,是东西跨院。东院有吕祖殿和药王殿。

每逢农历四月十四、十五、十六,八仙宫都举行度的庙会。四方客称集于此,盛况

●妙济万寿宫

妙济万寿宫,又名铁柱宫,在江西南昌市翠街西。始建于晋,祀净明所尊祖师许逊。

宫左有井,与江相消。中有铁柱,传为许逊所铸以镇蛟螭之害者。唐咸通中,赐名铁柱观。北宋真宗中祥符二年,改额景德观,政和八年,改名延真观。南宋嘉定间,改名铁柱延真宫。

德七年,遭灾,重修,泰定三年又遭灾,再度重建。明正德间,赐金修葺。嘉靖中,再遭焚,两赐帑金助修。嘉靖二十六年,赐额妙济万寿宫。至清代,皆曾重加修葺。光二十三年之重修,曾历时六年,至光二十八年始告竣。

据说,重修宫殿“宏壮瑰丽,倍逾于旧”。光绪二年之重修,还于谌殿添造逍遥别馆所。其,则年久失修,至今只存殿二院,余皆废圮。

●玉隆万寿宫

玉隆万寿宫,座落在江西南昌市新建县的西山,为净明之祖。净明奉晋代的许逊为祖师。相传许逊飞升,里于其故居建许仙祠祀之。南北朝时,据说中常有锦帷飞旋绕,故改名游帷观。隋时废圮,唐代重建。

宋真宗中祥符三年,升观为宫,改称玉隆宫。宋徽宗政和二年,遣使于玉隆宫建场七昼夜。政和六年,徽宗称在五月辰时,梦见许逊为降妖治病,于是诏令在“玉隆宫”加“万寿”两字,并以当时西京豪华的崇福宫为蓝本,行扩建。

建了正殿、三清殿、老祖殿、谌殿、蓝公殿、玄宗殿和玉皇、紫微、三官、敕书、玉册五阁,以及12小殿、7楼、3廊、7门、36堂,规模之,“埒于王者之居”,成为国最圣地之

,南宋庆元年重加修葺,元代延祐三年重修殿。元末,宫观毁于兵。明朝武宗正德十五年,皇帝题额“妙济万寿宫”,对宫建筑又作了重修葺。明万历十年重修部分殿堂。

玉隆万寿宫在总布局、环境景观、建筑式样、门窗装饰、三雕技艺等方面,凝聚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匠心,融了民间优秀传统工艺,这使之失特、永

整修的玉隆万寿宫雄伟壮观,基本恢复了原有的光彩。雕龙画凤,栩栩如生,层楼飞檐,庄重古朴,愧为临川文化古建筑的代表之作。也使得这临川古文化、古建筑的瑰得以保存。

●崇禧万寿宫

崇禧万寿宫,在江苏茅山。是茅山宫观建筑群中最早创建者。初建于南朝梁,名曲林馆,为陶弘景之华阳馆。

《茅山志》卷十七记载:“崇禧万寿宫在丁公山。隐居华阳馆。唐贞观九年,太宗为王法主建,号太平观。天七载,玄宗敕李玄静取侧近百姓100户,并免租税科徭,充修葺洒扫。中和间,盗所焚。天祐间,邓启遐重建。”

宋祥符元年,因祈祷改名崇禧观。至哲宗时,“岁月因循,屋颠而持,榱故而革,圮废而,垣颓而作”。

何君表倡议重新之。重修的崇禧观南面建三门,先玉皇殿,次三清殿,次北极殿,左本命殿,规模庞,成为茅山盛的观。

元仁宗时,因玄宗师张留孙之请,于延祐六年诏升观为宫,据有关记载,该宫盛时,有殿12座,其名为:复古、威仪、四圣、葆真、三茅、天师、南极、玄坛、东华、三清、七真、三官等。

顺帝至元二年遭灾,明正统十四年重建。至清末,此宫尚存。1938年9月,被本侵略军焚毁。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