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基本常识分节 40
●《周易参同契》
记邮件找地址: dz@SHUZHUA6.COM
《周易参同契》,简称《参同契》,或称中
篇。东汉魏伯阳撰。全书约6000余字,基本
为四字、五字
句的韵文及少数
短
的散文
和离
。该书之命名,乃指会归《周易》、黄老、炉
三者为
途。
管《参同契》将方士炼丹、黄老养
和《周易》卦爻三者相掺
,说明炼丹、养
的
理,但各篇的侧重点有所
同。
清董德宁认为,《参同契》“三篇之作,总叙
易、
养、炉
之三
,是以
篇言易
为多,而次之以
养,其炉
则间及之;中篇则
养为多,而易
次之,炉
则又次之;
篇乃炉
为多,而
养为次,易
更为次也。此三篇之中,其三
之详简有
同也如此。”
关于《参同契》对《周易》的运用,魏伯阳将炼丹的鼎器,方位,药,
候,时辰,
化等,都用《周易》卦爻词义
表述。
《参同契》用《易》卦,除象征鼎器药的四卦以外,其余60卦和纳甲六卦以及12辟卦,是用在表明炼丹用功、
退及其时间之掌
。
《参同契》既谈外丹炉,又讲
养修炼。它认为,只有
食金丹、
养
气和
以
食,才能达到“
形而仙”、
生久视的目的;同时指斥当时流行的存思、食气、
中术以及祭祀鬼神祈福寿等皆为
门歪
。因此,为
丹鼎派的重
著作,被尊为“万古丹经之祖”,在
国
史与古代科技史
均有重
地位。
但由于《参同契》运用《周易》的卦爻和隐喻手法解说炼丹、养术,使得本
就比较复杂的修炼功夫,
得更加神秘难解。
唐宋以,注解《参同契》者甚众,见仁见智,互有发挥。《正统
藏》收录11种,主
注本有
蜀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3卷,宋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1卷;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3卷及元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9卷等。
●《养延命录》
《养延命录》,《正统
藏》收入洞神部方法类。题华阳陶隐居集。
有序,言此书编集之由
,称此书是据
所撰《养生
集》删节而成。
陶弘景“删弃繁芜,类聚篇题,分为两卷,每卷三篇,号为《养
延命录》。”
卷:《
诫篇》、《食诫篇》、《杂诫忌禳害祈善篇》。
《诫篇》引《神农经》、《庄子》、《列子》、《混元妙真经》及其
书,总论养生的必
。《食诫篇》讲饮食卫生,特别提倡多用素食、淡食、熟食,饭
散步等。
《杂诫忌禳害祈善篇》讲常起居的注意事项及
忌。包括行住坐卧及沐
等方面。提
宜久视、久卧、久立、久行、久坐。夜卧
覆头,勿以
头卧,宜屈膝侧卧。
主张冬季温足冻脑,秋脑足俱冻。
勿脱
,
、
可久著。醉饱、远行归还,
疲倦,
可行
事等。
卷:《
气疗病篇》、《导引按
篇》、《御女损益篇》。讲用行气、导引、
中等方术以养神、炼形。《
气疗病篇》讲行气术,记录其法10余条,包括调
、调意、调息等
容。
《导引按篇》讲导引按
术,记录其法近20条。包括
面、熨眼,搔目四眦、揩
、扣齿、漱津等。《御女损益篇》讲
中术,记录其法10余条。
这是本采摭
养生言论,加以系统归纳提炼而成的养生著作,引录之书,多达30余种,是汉魏时期养生学之
华。其中许多
容是从实践中总结
的经验之谈,值得今
借鉴。
●《古文龙虎经》
《古文龙虎经》,简称《龙虎经》、《龙虎经》,或称《金碧龙虎经》。古代许多丹家认此书为先于《周易参同契》的最古之丹经。
此书现存三种注本,为成书于南宋淳熙十二年之王
《古文龙虎经注疏》;二为佚名氏《古文龙虎经注》,皆载《正统
藏》太玄部:三为明彭好古《金碧古文龙虎
经》,载《
言
外秘诀全书》。
此外,《正统藏》又有佚名氏《读龙虎经》之短文,为《古文龙虎经》的某些名词术语作铨释。
●《书十二种》
《书十二种》,为清乾嘉时龙门派
士刘
明所撰之
丛书。原名《指南针》,收书12种,
收书增加,但仍沿袭此名。现共收书17种。
刘明所作之书,
都汇集在此丛书
。所收17种书,可概分为两类。
为注释。计有《易理阐真》、《参同直指》、《黄
经解》、《百字碑注》、《敲爻歌直解》各
卷,《悟真直指》四卷,《金丹四百字解》
卷,《无
树解》
卷,共9种。
为撰者。计有《修真辨难》、《修真
辨》、《修真九
》、《神室八法》、《通关文》、《象言破疑》、《会心集》、《西游原旨》、《悟
录》。
9种注释书中,7种为丹经注释。
两种之
的《
符经》,也被刘
明视为最古之丹经,以丹
注释之,这与唐宋以
之
丹家无异。别
特
的是对《易》的注释《易理阐真》,刘
明认为,《易》之“归
,总以穷理
至命为学”。
8种撰著书,是刘明
丹理论和方法的直接表述。《修真辨难》之
,又作《修真
辨》。
者以师徒问答形式,回答了“何为
”“
阳何以分
外”等
是列问题,又再作
者,将
丹
领集中为26条,详加阐释。
刘明认为修丹的
本在修心,把
心称作神室,特作《神室八法》,劝
把刚、
、诚、信、和、静、虚、灵等八种德
作为建筑神室的材料,以为修丹的基础。从中又表现
浓厚的糅
儒家理学的
彩。
《会心集》分《集》、《外集》,《
集》又分
卷,
以诗、词、歌、曲若
首,“因
书怀,就事寓意”以解说丹
。《外集》也分
卷,同样以诗、词、歌、曲加杂文若
篇以论说丹
、杂文中再列《三
辨》,以论三
家。
《书十二种》几乎全为刘
明的
丹著作。其中《悟
录》虽类杂著与劝世文,但主旨却是以己之“悟”劝
入
和修丹;《西游原旨》也是杂著,但仍以三
与修丹思想为核心。其余各篇,或以己之丹
思想阐释丹经,或是直接阐述
丹理论和方法,是
丹著作的主
。
刘明是清乾嘉时龙门派的重
,对陕、甘、青影响很
,研究
的《
书十二种》,可以了解龙门派丹法的发展演
。且此丛书在论述
丹理论的同时,全面反映了刘
明的宇宙观、
生观、
德观,它又为研究龙门派的哲学思想提供了重
资料。
●《三洞群仙录》
《三洞群仙录》20卷。南宋江静应庵
士陈葆光撰集。收入《正统
藏》正
部。据《三洞群仙录·序》称,该书网罗九流百氏之书,
逮稗官俚语之说,凡记载神仙事者,皆汇集入编。
全书搜集神仙故事1054则,始自盘古,迄于北宋。所集神仙之故事,皆自注其源,引书多达200余种。
该书所录,虽“仙
事”,但作者对于
古至北宋间之神仙事迹,
行了广泛的汇集,实为这
历史时期神仙事迹之集
成者。
神仙
传记著作,自汉刘向《列仙传》问世之
。历代多有所
。
但在期流传中,多有散失,如陈马枢之《
学传》,唐杜光
之《王氏神仙传》,宋贾善翔之《
传》等重
著作都已先
亡佚,唯《三洞群仙录》中尚存
述诸书的
量
容。其中,引自《
传》者达82
次。故此书仍
失为研究
的重
资料。
●《重阳全真集》
《重阳全真集》,全真祖师王重阳撰,由门
编辑。全书原本9卷,《正统
藏》为13卷,载于太平部。
全书为王嚞所作诗、词、歌之汇集,涉及其生平思想及活的诸多方面,为研究王嚞的重
资料之
。
●《〈正易心法〉注》
《〈正易心法〉注》,五代宋初士陈抟撰。收入《范氏奇书》、《学津讨原》、《艺海珠尘》等丛书中。所注之《正易心法》为
者所作。
遇异
得秘传,常
缕百结之
,
遂以“
者”称之。五代之季,在华山遇陈抟,遂以《正易心法》授抟。
关于《正易心法》书的
历,古代学者有
同看法。南宋理学家朱熹尝斥为伪书,与朱熹同时
张栻则肯定该书
自
者。据宋代释志盘《佛祖统纪》43卷记载,该书当是
者
述,由陈抟记录、整理并加注释而成。
《正易心法》书名之由,与易纬有关。正易
词,乃取《易纬乾坤凿度太古文目》“正易
行万汇生”,意即流行
化之“本易”,而心法即是以本心悟《易》
之法。
《正易心法》之构成包括三个层次,为卦画,二为心法,三为消息。卦画总图之
分为42章,每章有4句诗
经文,为
者之
授;每章之
继以
二段训解,称之为消息,此是陈抟之手笔。
从容看,《正易心法》及其注文有两
特点。第
,试图跳
卦爻辞范围,直接以心领悟卦爻象数本义。第二,以血气的观念说卦爻象位。除
述两点外,《正易心法》及其注文也融
了佛
思想。
陈抟是宋初著名学者,在《老》学和《易》学方面都有很
的造诣。其《老子》学说,通
子张无梦传于陈景元,推
了宋代之
理的研讨。
《易》学方面造诣,
打破了儒家传统的《易》学
是,创立了《易》图书之学,《〈正易心法〉注》为其《易》学
是的重
组成部分。
所创立的《易》学
是,
仅在
,也在儒家学者中产生了很
的影响。
1.悼浇基本常识 (现代短篇)
[8934人在看]2.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现代中篇)
[5582人在看]3.极品全能学生 (长篇)
[7097人在看]4.天羽破天 (古代短篇)
[2277人在看]5.凤霸天下:屑王,请从良 (古代中短篇)
[6926人在看]6.太古剑神 (古代长篇)
[5514人在看]7.时空法则 (古代中篇)
[3989人在看]8.藏锋 (古代中长篇)
[5722人在看]9.女神贡略 (短篇)
[7209人在看]10.扒灰都市录 (现代短篇)
[5387人在看]11.神之郁(宁幽卷) (古代中短篇)
[8920人在看]12.修罗丹神秦阳萧君婉 (现代长篇)
[8914人在看]13.特种高手秦阳芍药李思琪 (现代长篇)
[4391人在看]14.星王归来 (古代短篇)
[6663人在看]15.主角秦阳李思琪 (现代长篇)
[6744人在看]16.都市超级狂少 (现代长篇)
[4393人在看]17.(综漫同人)[魔筷名柯同人]破解灾难之谜(修改版) (现代中短篇)
[2936人在看]18.相兼相碍一家寝(卵仑,NP,纯疡) (现代短篇)
[2070人在看]